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
新闻资讯

NEWS INFORMATION

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行业动态 >> 35岁真的是职场危机年龄吗?
详细内容

35岁真的是职场危机年龄吗?

我们常常能在网上看到关于35岁职场危机的悲观论调,仿佛职场人要过了35岁,还没有当上领导或者出人头地就是职业尽头了,35岁似乎成了大多数职业人的一个门槛或者噩梦,仿佛这个年龄不破不立就会一生平庸,35岁职场危机真的存在吗?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答案。

30-40岁的人才是行业的中坚力量


关于“35岁职场危机”的论调,有人力资源专家表示,企业招聘人才是多维度的,没有企业会单纯要求一项因素而忽视其他能力。


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从中高端人才年龄行业分布特点来看,30-35岁是重点行业占比最大的人群,30-40岁的人才是行业的中坚力量。猎聘中高端人才30-35岁的占到33.03%,35-40岁的人才占比为18.65%。

从几个重点行业中高端人才的年龄段来看,30-35岁年龄段内,金融行业较其他行业中高端人才占比最多,为36.62%,紧接其后的为房地产行业、互联网行业,分别34.12%,33.75%。35-40岁年龄段内,这一数据前三为消费品行业、机械制造业以及电子通信行业,分别占比22.37%,22.02%,21.37%。


部分35岁以上的就业者高学历、高技能,个人经验、行业经验丰富,成为被猎头猎取的优质对象。“这类人才薪酬通常都比较高。”人力专家表示,此类人才主要分为管理和专业(技术)两种职业路线。当然也有人本来技术能力、市场获客能力特别强,加上事业心企图心、目标感比较强,可能会在30岁左右时自主创业。


ff9c058b871f6ce552d894bf0d0c2a78.jpg
(摄图网401710279)

35岁不是职场中年危机,不用焦虑


去年八月,华为发布了《2021可持续发展报告》显示,在全球为华为工作的员工达到19.5万人。根据年龄结构进行划分,其中30岁以下员工大约占到总人数的28%,50岁以上员工占比为2%。人数最多的当属30到50岁的员工占比达到70%,30岁到50岁的员工已经成为华为公司当之无愧的主力群体。


在不少人的印象中,科技公司主要是35岁以下的员工,“某某过了35岁就被解聘了”的新闻并不少见。因而,近年来舆论场时常出现有关“35岁职场天花板”“职场中年危机”的探讨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部分人对职场的认识以及职业发展规划。


我国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、用人时,确实存在年龄歧视的问题,这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治理。但是,对年龄歧视也不宜过于夸大为整体社会存在“35岁职场天花板”,这会产生一种误解,误导年轻人把35岁作为职业发展顶点来规划职场发展,催生浮躁与急功近利。


针对中年就业难问题,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,均有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建议,取消35岁“招聘红线”,给35岁以上求职者平等的就业与发展机会。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也明确提出,“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、年龄、学历等就业歧视,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”。


虽然35岁“招聘红线”在部分用人单位现实存在,但不能由此认为职场只是35岁以下人员的天下。


现实中那些业绩表现优秀的人才,也不可能只因为到了35岁,就被用人单位“优化掉”,他们会逐渐成长为高级技术或管理人才。从华为此次披露的数据中,也可知30岁至50岁年龄段的员工才是其骨干中坚力量。


3ca1ffeefca6c9b26f9f80caf5bb99d3.jpg
(摄图网402019532

另外,年龄超过35岁,在职场上受到“猎头”青睐的比比皆是。说到底,用人单位招聘、使用人才,最为看重的还是员工能否为单位作出贡献,这对于面向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说,尤是如此。


而将35岁视为职场“天花板”的一些年轻人看来,认为在35岁就要达到职业与事业的顶峰,并以此来规划职业发展。于是,职场中出现大量“早跳族”,在一个单位一两年没有晋升,便想着跳槽。


这也给不少年轻人带来职场焦虑,总想着快速获得职业和事业的成功。受此快速成功学等因素蛊惑,一些大学毕业生,在求职时也更容易误入歧途。事实上,想要获得稳健的职业发展,最为重要的是,持续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。


我国正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,这也要求每个在不同单位不同职位的从业者,要坚持学习,不断随社会、行业、用人单位的发展,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,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

所谓职场的“天花板”,可能会受一些年龄等外部因素影响,但最终还是由自己的努力、能力决定的。华为30岁以下员工仅28%、30岁至50岁占比多达70%,这一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
35岁职场人的优势有哪些?


1).35岁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,是认知与体力相差最小的年龄阶段

正如李国庆所说:“35岁才是一个职场人发展的黄金阶段”,在这个阶段,身体机能尚未下降,虽然流体智力下降,但晶体智力却直线上升。也就是说,35岁正处于认知与体力相差最小的阶段。在这个阶段的职场人,有着不输年轻人的工作热情与精力,同样拥有高出很多年轻人的认知能力。这正是中年职场人的第一个优势所在。


648b86e515824b19c551ee4eddf976e6.jpg
(摄图网400058139)

2).这个阶段的人处理各项工作的经验更丰富

不少求职者都知道,尽管求职市场上有着年龄限制,但同样,对于工作经验的需求也很大,很多企业在招聘细则上明确写出:有工作经验者优先。


而在工作经验方面,35岁以上的中年人要比年轻人具有更多的优势。他们经过多年的职场打拼与经验积累,对于工作任务和行业发展,都有着更为清楚的认知与判断。这正是年轻人所不具备的优势。


3).35岁年龄阶段的人有多年的工作经验,心态比年轻人更好

在心态上,中年人似乎也要比年轻人更胜一筹。与年轻人年轻气盛、棱角分明相比,中年人经过多年的职场打拼与生活,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职场上的风雨,和生活中的鸡毛蒜皮。面对矛盾、失败,他们更容易坦然面对,更不容易跳脚,而是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。丰富的生活阅历所带来的心态平和,也是年轻人无法超越的。


总之,苏轼有云:“竹杖芒鞋轻胜马”,越是中年人越不应该悲观,而是要拿出勇气与热情,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,才能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没有一个用人单位会确保员工终身就业,也因此应该有提高自身能力的紧迫感和主动性,从而让自己拥有终身就业能力,别让“能力”成了限制自己职场发展的“天花板”,才是关键。


7817b9b7c01fe990f4470f0c25f97f3a.png

3.png

文章来源丨网络、新京报、南方都市报、猎聘大数据研究院



底部导航

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

    0156-85770777

18936369777


周一至周日(9:00-18:00)

联系个人微信号

技术支持: 嘉选网络 | 管理登录
seo seo
XML 地图